由于奧氏體不銹鋼管沒有相變點,為了提高18-8不銹鋼管的性能,18-8不銹鋼管或防止彎頭在使用過程中開裂。通常采用幾種熱處理方法來達到加工硬化軟化和最佳耐蝕性,常用的熱處理方法包括固溶熱處理、穩定化熱處理、去應力熱處理和去除。相熱處理。
固溶熱處理
18-8 型在緩冷過程中在奧氏體中析出(Cr, Fe) 23C6 碳化物,并將奧氏體轉化為鐵素體。當緩慢冷卻至室溫時,得到[A+F+(Cr,Fe)23C6]混合組織,而不是單相奧氏體組織。顯然,耐腐蝕性降低。為了使18-8截面鋼具有最佳的耐蝕性,必須設法獲得單相奧氏體組織。在生產過程中,18-8不銹鋼管經常要進行所謂的固溶熱處理。即加熱到1050~1150后,使所有碳化物溶解在奧氏體中,為防止奧氏體在冷卻過程中析出或相變,用水淬火防止這種處理,然后放置在室溫下。獲得單相奧氏體結構。固溶熱處理后,18-8奧氏體不銹鋼管強度很低,但塑性很高。在實際應用中,18-8鋼的固溶熱處理溫度不宜過高,以免鋼中鐵素體析出,高溫導致鋼晶粒粗化;另一方面,固溶熱處理會造成溫度升高固溶熱處理溫度過高會升高鋼對晶間腐蝕的敏感性。
穩定
18-8型不銹鋼管用鈦做穩定處理。 18-8鋼和鈦等合金用于防止晶間腐蝕,但必須穩定功能以確保這一點。因此,旨在通過固溶處理后的穩定化處理,徹底消除晶間腐蝕的趨勢。穩定化處理的加熱溫度必須高于(Cr,Fe)23C6完全溶解的溫度,低于碳化鈦完全溶解的溫度,使(Cr,Fe)23C6完全溶解,而部分保留碳化鈦。隨后的冷卻速度應緩慢,以便將冷卻過程中加熱并溶解在奧氏體中的碳化鈦部分完全提取出來。這樣,幾乎所有的碳都穩定在碳化鈦中,并且(Cr,Fe)23C6 不會再沉淀,增加了固溶體中的鉻含量。穩定化處理的溫度應合理選擇,以達到最佳的穩定化效果,目前普遍采用的趨勢是采用較低的溫度和較長的保溫時間。
減輕壓力
減壓療法有兩種使用方式。一是去除鋼材冷加工后的內應力,大大提高鋼材的屈服強度和疲勞強度,而延伸率沒有明顯變化。另一方面,冷加工或焊接的18-8型不銹鋼存在殘余應力,如果存在殘余應力,會引起應力腐蝕、性能下降和設備過早失效。通常加熱到300-350C以消除冷加工殘余應力。
去除相的熱處理
在18-8不銹鋼管中,在鑄造、焊接和熱處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相,從而降低鋼的塑性。 相引起的脆性通常通過820C以上的焊后處理或固溶熱處理來消除。鋼的成分不同,相溶解在鐵素體中的溫度上限也不同。因此,在工程實踐中,去除相的熱處理溫度難以確定,通常通過實驗確定。